4月15日,春雨綿綿,永順縣澤家鎮九水村卻是一片熱鬧景象,步步高集團高級副總裁、百貨事業部總經理羅偉新帶領著百貨事業部64名中高管在這里訪“親友”,送溫暖。雖然經過了長途的顛簸,但見到從未謀面的“遠親”后,大伙兒立馬打起精神,與“親戚”們親密交流起來。
是什么力量使步步高人不怕山高路遠奔赴在愛心幫扶第一線?是愛和責任!讓我們一起走近這個火熱的群體,讀一讀那些溫暖的小故事??
一條泥濘路 一顆扶貧心
扶貧小組一行走在鄉間小路上,只見不遠處一位老人家背著背簍在彎彎山道上負重前行的身影,旁邊的小女孩一手托著背簍,一手拉著老人的衣角,兩人艱難的向前走著。
羅偉新總第一個沖上去,接過老人的背簍,并親切地的詢問老人的家庭情況。原來,老人叫廖時蓮,旁邊的小女孩叫黃迅,13歲,是澤家鎮砂土村乜車組人,現在是初中一年級學生。黃訊4歲的時候母親就因病去世了,家里就靠父親在外地打工的收入支撐。黃訊還有一個妹妹,黃寶儀,12歲,在澤家鎮澤家九年制學校讀六年級。父親在外務工,兩姊妹一直與年邁的爺爺奶奶一起生活。奶奶每天需要背著20多斤的磚瓦,到對面的山坡上,一背簍可以掙1塊錢,以此補貼家用。當天是周末,小黃訊放假在家,年小的她雖然幫不上奶奶什么忙,但還是擔心奶奶,執意要一路跟著。
老人的堅強,讓人痛心。此時的羅偉新總心中五味雜陳,當即拿出1000元放到黃訊手中,叮囑她好好讀書,千萬不能輟學,心態要陽光,要自信,只有好好讀書才是這個家庭未來的希望。羅偉新總囑咐廖時蓮,要讓黃訊安心讀書,初中到高中的學費都由他來負擔,不要有顧慮。
從黃訊家出來,羅偉新總感慨萬分,他希望讓農村的孩子能通過學習走出大山,改變命運,并最終改變家庭乃至家鄉的未來。回程路上,羅偉新總還興致勃勃地規劃下一次見面,寒暑假的時候要把小姑娘接到家里,讓自己的兩個女兒一起幫她輔導功課…這位步步高高管正在身體力行踐行他的扶貧路,雖然這一路泥濘顛簸,但是在為愛奔波,值得!
笑是你用堅韌過濾掉悲苦剩下的態度
百貨事業部人資中心趙敏的“親戚”是一位憨厚樸實的農民,他叫易仕官。說話時總露出憨憨的笑容,就像他的笑容一樣,他老實、憨厚、質樸。
因為忙于活動的組織,趙敏簡單地跟易叔叔打了招呼后,就開始忙準備工作了,等到伙伴們都各自結對去了親戚家,她才想起親戚還在等自己。一轉身,就看到易仕官還在原地等著自己,沖她露出爽朗的笑容。趙敏連忙走過去,連聲說對不起,他卻認真的搖搖頭笑笑,什么話都沒說,示意要帶趙敏到他家里看看。
易叔叔指著遠遠的一座房子說到了。一條小路通到家門口,路面布滿了青苔,再加上下雨,路非常滑。看似不長的小路,卻因為下雨,硬生生走了10分鐘。走進易叔叔的家,這座已經非常老舊的房子,可以稱得上斷壁殘垣了。堂屋內除了一個烤火桌子,就再也找不到像樣的家具了。看到這家徒四壁的場景,趙敏的心情不免沉重起來。讓她更驚訝的是易叔叔家的臥室,他的臥室是沒有屋頂的,為了防止漏雨,只用了塑料彩條布蓋著。看到這個場景,趙敏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,眼淚嘩嘩的流了下來,她扭過頭,不讓易叔叔看到自己的淚水,說:“我們到堂屋里說吧。”
趙敏平復了下自己的心情,跟易叔叔聊起他的家庭情況。易叔叔家一共9口人,上有76歲的老岳父,下有一個還剛出身的孫女,老伴和小兒子在外打工,大兒子和媳婦等寶寶大一些也要出去打工。她問:那您呢?他笑笑:我要照顧老人和4個孩子,家里有5畝地種上了柚子呢!““那阿姨和兒子們什么時候能回來一趟呢”“春節吧,有時候也不回。”談話間,易叔叔一直是面帶笑容,他的堅韌讓趙敏感動。
在他和家人的笑容中,趙敏看到了一種堅定的信念,真正的體會到王填董事長發出這個倡議的真諦。希望通過公司的力量給他們創造更美好的生活。
讓“空巢”,不“空心”
與百貨事業部物業中心馬芷美結隊的“親戚”叫余大福,是個孤鰥寡獨的老者。他右手殘疾,眼昏牙疏,沒有了勞動能力。老屋陋出一片寒氣,一家人靠著低保生活。除此之外,余大福還要照看常年在外務工的弟弟弟媳的兩名幼子,兩個小孩兒上學每天上學往返需要兩三個小時。
兩個孩子眉清目秀,很是招人喜愛。當馬芷美問讀五年級的孩子是否想父母時,他竟然說不想,問其原因,回答她的只有倔強的沉默。當同事海潔掏出水果、果凍給他們時,孩子的眼里立馬露出了欣喜的神色。余大福老人說:“孩子,快吃吧,你們不是一直都想吃果凍嘛!”一句話讓在場的幫扶小組成員們百感交集。
空巢老人加留守兒童,這是目前農村的普遍現狀。孩子是家庭未來的希望,也將是祖國未來的中流砥柱。今天的幫扶還只是滴水涓流,就像歌詞里唱的,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,世界就會變成溫暖的人間,這個社會需要愛心和正能量,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更需要全社會攜起手來,共同努力,讓他們在愛和溫暖中前行。